你是不是经常盼着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有吗?有!但我不建议你做。
职场和人生本来就是一次长跑,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钱少、事多”并不可怕,事多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钱多”;相反最可怕的是“事少”,因为那是对自己未来的严重透支,总有一天你是要偿还的。
一、转折不是你想转就能转
知道在 N 年前,当我决定以“钱多事少离家近”作为工作理想时,今天茫然啜饮着冰水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我知道,当我任凭自己在原地踏步却仍然无所作为的时候,这一天就已经注定了。
悲催的是,当年选择了留在舒适区,继续从事着一份头顶有光环的工作多年后,我也并没能实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生活理想”。市场在变化,趋势在变化,时代在变化,一切都超出了我设计的理想范畴。
那天我和那位猎头朋友聊了很久。她问了三个问题,却没有一个我能给出答案。
她问:
第一,你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价值?不是常规的、工作三五年的人也能创造的价值,而是缺了你就不行、唯有你能给平台创造的价值?
第二,你只告诉了我你不想再做什么,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第三,你说你打算从闭塞安逸的环境换回快轨,也愿意付出代价,你给这个代价划出的底线在哪里?
我无语。
二、挥起小皮鞭抽自己,还是等着别人抽你?
很多年后,我看到了水木 BBS 上工作十余年女博士,重寻月薪两三千的工作;我看到了华为被裁员工说 40 岁的中产,深圳两套房,被裁后活不下去的帖子;
前同事告诉我某某创业了,某某某离职了正在四处找工作;还有许多老朋友在抱怨着多年前就已经抱怨过的天花板和被年轻一代取代的危机.....
这些所有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多年前,你选择痛苦还是安逸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那些已发生、还未发生的所谓“中年危机”,必将到来,只看你打算从何时开始应战。如果你明知道大潮将至,站在沙洲上,提心吊胆地提着鞋子等待潮水将至,毫无意义。
你要么尽可能地爬,去爬到一个更高的高地,或者再主动一点,纵身跳进潮水,呛几口水,就发现一切没那么迟,也不算那么糟。
强者恒强,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趁着年轻,多去练就这些这能力,别贪图在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舒适区~
一、惊人的钝感力
所谓钝感力是什么?那就是你眼里只有工作目标,目标之外的都是小事。
比如什么极品同事每天给你穿小鞋啊,严厉领导总是拍桌子责骂啊,同事之间谁抢了你的功劳啊,你的工作量比任何人都大啊……这些小事,他们统统都置之脑后。
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关于工作需求的what、how、when;领导如果用大发雷霆来表示对结果的不满意,他们第一反应不是解释和推脱,反而可能一拍大腿说:太好了,谢谢您提醒了我该怎么做!
最优秀的钝感力,都是用来创造价值的。
二、强到变态的执行力
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说,深夜十一点后吩咐助理第二天做什么事情,她助理通常都在当晚就做好了。不但做好了,还做好了几个方案供她选择。这个案例,是我见过对执行力最简洁的诠释。
执行力,就是说做就做。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希望自己升阶,也觉得自己“尽力”了,还是始终原地踏步呢?90%的区别,就是在执行力上。
光想不做,热情瞬间即逝。早上刚立下远大的志向,睡觉前躺在床上就忘光,只记得韩剧、偶像和明天吃什么了。
三、站在今天,预知明天
天花板决定了你的高度。很多人会觉得很委屈,跑道又不是我选的,行当是毕业时专业决定的。我哪有什么选择权?
事实上,你有。你只是没在该转身的时候潇洒走。
预知未来,不在于你有多聪明,而在于你有多大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