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鞋服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大会在温州永嘉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皮革协会、浙江省经信委与温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会上,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公司(下称“报喜鸟”)和红蜻蜓鞋业股份公司(下称“红蜻蜓”)分享了传统鞋服行业面临滚滚互联网浪潮下的智能化选择。阿里巴巴阿里云、SAP等公司等互联网公司也介绍了各自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案。两个行业的人士跨界讨论,希望为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提供一些启示。
报喜鸟的智能制造有意思
也许你认为男士西装千篇一律,而个性化的定制西装却昂贵不可及。现在报喜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网上点点鼠标,西装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而定,就连袖口上四颗纽扣的缝线,都可以是四种不一样的颜色。在你设计完自己的西装后,就会有一名量体师上门为你测量尺寸,如果你选择加急,那么72小时之后,送货员就会带着你一手设计的西装敲响你的家门。
报喜鸟的"智造"信息显示系统
每一个顾客的定制都独树一帜,纷繁复杂的搭配如何批量生产?成本是否会几何上升?报喜鸟副董事长周信忠向记者介绍,虽然看上去每一件成品西装都是个性化定制,但是通过智能化生产,将西服的制作分解成不同的模块,模块的标准化最终拼接在一起,就能以标准化生产的效率,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
具体而言,每一笔订单确认后,由机器在布料上一次性裁剪,所有衣料由一个衣架传递。这个衣架上嵌入了可识别芯片,无论是客户还是工人都可以实时追踪这个衣架所处流程。通过智能系统判断每位工人对缝纫制作流程的熟练程度,夹着布料的衣架将会自动传输到对下一个环节最熟悉的工人眼前,实现“最优解”。
此外,切换不同颜色的线是降低服装制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智能系统能够识别每位工人目前所用的线的颜色,然后将下一件使用同一颜色线的西装传输到该工人面前。
机器根据数据对布料进行自动裁剪
“报喜鸟智能化生产克服了‘个性化缝制不降低品质,单件流不降低效率’的服装生产难题,率先实现工业工业4.0智能化生产。”报喜鸟总裁吴志泽如是说。
报喜鸟被列为2016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如今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50%,交付时间由15天缩短到7天,日均生产从600件到1200件,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平均每位工人的效率从以前一天生产一套西装,上升到人均2.5套。吴志泽透露,今年上半年定制规模同比增长80%,未来前景可期。
温州鞋服两化融合的尝试
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制造业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并且全面部署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模式发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新举措,给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温州,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民营企业城市在经历萎靡之后,也探索着自己的出路,而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应用技术演变成为企业转型的核心技术。鞋服行业是温州传统优势行业,迎着两化融合的风,瓯江的子民已经开始探索。
会上,红蜻蜓董事长徐金波介绍了红蜻蜓的4.0布局。在他的蓝图中,红蜻蜓将会建立一个为设计师、原材料、供应商、消费者合作共联的平台,将彼此的信息全部打通。既有咖啡馆,又有设计平台,并且欢迎全中国的自由设计师协同合作。此外,红蜻蜓还在建立脚型数据库,通过脚型的标准化、数据化,传输给设计师,让鞋子的定制更加便捷。
除报喜鸟外、红蜻蜓外,奥康、杰克等集团也分别分享了各自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之道。阿里巴巴阿里云、IE云、超级导购APP等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个性化定制的技术和方案。
在两化融合愈演愈烈的当下,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已不可行。向来有着“敢为人先”冒险精神的温州商人在探索的路上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