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寻鞋第一人”的绵竹人赵华带着他编写而成的《寻鞋追梦历险记》即将启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将通过自驾的方式实施他的五年计划,而这次他主要目的不是寻鞋,而是为弘扬中国的鞋文化。
今年40余岁的赵华,在2001年到2007年期间,骑着单车走遍全国56个民族,行程10余万公里,收集了300多双各具特色的民族鞋。又在2008年到2016年,亲手修建了一座鞋子造型的博物馆,为这些鞋子安了一个家。
因为有脚气 开始迷上收集鞋子
鞋子,人人都在穿,然而要说与鞋子情有独钟,却只有少数人,赵华便是其中之一。赵华喜欢收集鞋子,源于他患有脚气。
学生时代的赵华喜欢踢足球,经常捂着脚不透气,流出的汗在鞋子里排不出来。干了湿,湿了干,渐渐的生了脚气。于是赵华很希望有一双透气,穿着舒适的鞋子。他开始有意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关于鞋子方面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的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鞋子,并喜欢上了它们。
后来赵华开始在一家企业工作,几年下来,两点一线的生活渐渐让他感觉到无趣,加上企业不景气。赵华索性辞职不干了,他拿起之前收集到的关于鞋子的资料,做出要去收集鞋子的决定。2001年,赵华怀揣着15000元,带着一些生活用品,骑着一辆自行车出发了,第一站他便去了云南,因为他认为这里的少数民族多,各种类型的鞋子也会多。
有意思的是,赵华的自行车很特别。他把自行车装扮成一个鞋子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只鞋子在路上行驶。“这是为了吸引别人,他们会主动找你搭话。”赵华说,如果你直接去问鞋子的事,对方可能会有警觉性,而这个鞋型自行车就如招牌一样,表达了自己是做什么的。
在东北的赫哲族,赵华收集到了鱼皮鞋。顾名思义,这种鞋是用鱼的皮制成的。赵华说,鱼皮鞋已经没人穿了。当时去收集的这双鞋的时候,打听了很久才知道有一位老人会做,在当地等了三天才拿到这双鞋子。
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到2006年底,赵华用6年时间走遍了56个民族,行程10余万公里,收集到300多双鞋子。回到家里后,又花了数年的时间建起了一个鞋子模型的家,也会鞋子展览馆。
寻鞋之路整理成书 带着《寻鞋追梦历险记》宣传鞋文化
10余年痴迷中国传统鞋文化,加上自己的寻鞋经历,让他有了出书的想法。2017年,在自己的鞋子博物馆中,他整理了自己寻鞋10余年的点点滴滴汇编成《寻鞋追梦历险记》 。
“这本书不仅有这些年自己所收藏的鞋子的图集、故事、历史等,还整理了我个人实现梦想的经历和感悟。”赵华说,“之前我也私人花钱印制了1000册数,用于赠送朋友,每本书的成本价格在15元左右。”
赵华还想带着这本书到各地进行宣传中国的鞋文化,而且他还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前两年,带着《寻鞋追梦历险记》一书和民族鞋文化宣传册走遍全国各个学校,去宣传和弘扬中国的传统鞋文化,同时也希望以自己的追梦经历,去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自己的梦想;其次就是利用3年时间进行一场环球旅行,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的鞋文化,看到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辉煌。
为了能够成行,他还在网上发起了众筹,一个月能筹到3万元。赵华介绍,此次3万元的众筹目标主要是联系企业印制书籍和民族鞋文化宣传册,便于进学校免费赠送师生,同时也用于帮助部分贫困学生。另外,众筹款项也将有一部分用于制作陶瓷民族鞋艺术品。“一些收藏者、鞋企等需要这样的艺术品进行收藏和装饰,同时传统的中国鞋也能给设计师带来灵感。”
赵华称,3万元并不能完全支撑起自己的5年计划,不过他会在这一次弘扬传承中国鞋文化的旅程中寻找企业支持,或者出售部分书籍和陶瓷艺术品,以此来继续自己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