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一个熟练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每份简历的过目时间大约是十几秒,更有甚者说只用三五秒,总之就是一种画风——快、很快、非常快。
HR的一扫而过,基本上就决定了你有没有通过筛选,有没有可能进入后续的面试环节。所以,想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好工作,制作一份拿得出手的好简历,是非常重要的。简历就是你的“敲门砖”,不管你本人多么优秀,如果这块砖头不出彩,被淹没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制作一份出彩的求职简历呢?
具体技巧细节,大家可自行百度,网上有很多操作指南,我想说的,是制作简历的几条基本原则,也可以叫基本思路。沿着这些路子走,写出的简历大概是不会太差的。
原则一:展现自己的能力或优势时,请用数字说话,这样才有“杀伤力”。
比如公司招聘一名文案策划,岗位要求里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一条,没经验的应聘者可能会写“酷爱读书,擅长写作”,有经验的应聘者则会写“在实习期间撰写文案50篇,其中38篇被公司直接采用,优秀率达76%”。只要HR是正常人,后一种说法的杀伤力明显强于前一种。
虽然汉字历史悠久美轮美奂,可汉字暗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气质,因此文字描述大多是写意的,不那么精确,就像中国画,想看出美需要悟性。如果你想展示自己的低调和谦逊,用文字来描述自己的能力是可行的。忙得要死的HR们,大多是没有这种雅致和修炼的。
数字则不同,它们冷冰冰的毫无感情,可同时也是最能彰显实力的。在这种争取工作机会的关键时刻,就要学会使用天然带有夸耀特质的数字,数字能把你的能力进行最直观的展示,足以让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一点至关重要。
原则二:对于特别中意的工作,需要制作专门的简历。
大多数求职者,采取的方式一般是“一纸行天下”的方式,制作一份简历四处投递,然后坐等回音。对于一般工作,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可是对于自己特别中意的工作,这么做就不行。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什么叫有准备?对于应聘者来说,自己志在必得的岗位,就值得去专门制作一份简历,以提高匹配度,增加胜算。
对于筛选简历的HR来说,应聘者提交过来的简历,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匹配不匹配的区别。一般来说,岗位的具体要求都会写得比较清楚,如果你真的很想获得这个工作机会,仔细分析岗位要求是第一步;通过对岗位要求的思考,从中总结归纳出公司看重什么能力是第二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结论,把自己的简历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是第三步。切记,是调整,不是作假。
最简单的调整,就是把符合岗位要求的能力放在前面说,进行突出和强调,把岗位并未明确要求的能力放在后面说甚至略过不说,这样就能快速抓住眼球,占得先机。
原则三:所谓简历,就是简+历,既要简洁,又要写清楚自己的经历。
简就是简洁,冗长的简历是不受待见的;历就是经历,所有的经历和背景,请按倒序排列,跟工作无关的事情,提都不要提。
比如自己的教育经历,很多人喜欢从幼儿园开始写起,一直到大学毕业。这既是在浪费HR的时间,也是在给自己挖坑,招聘时别人没工夫去了解你的过往辉煌史,你的“教育经历”第一行,就应该是“XX年毕业于XX大学XX院系”。
同理,你的“工作经历”,不要从实习说起,而是要从上一份工作说起(如果你有上一份工作的话)。HR们看重的,是你最近的表现,你过去怎么样,他们不怎么care。除非是觉得你很不错,才有兴趣顺带扒一扒你的历史。
总而言之,想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很不容易。即便是制作求职简历这样看似毫无难度的小事情,也是大有讲究的。
当然了,以上说的只是相对而言新手容易掉坑的事,只是粗线条,纯属抛砖引玉。其实一份好的简历,要注意的事项是很多的。比如排版,追求大方整洁即可,切忌花里胡哨;比如照片,美颜一下无所谓,切莫太过分。不过说到底,找工作最后拼的还是综合实力,简历做得再好,也不如自身实力重要。
祝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