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8点,修鞋匠王水忠都会准时出现在黄浦区顺昌路491号弄堂口,张罗起他的修鞋摊,等着生意上门。今年60岁的老王,直到现在还是被附近居民称作“小皮匠”,因为他刚来时才20岁出头,至今已经为附近居民整整服务了38年。靠着一把修鞋刀,老王在上海成了家、买了房、把儿子培养成才,“修”出了一段精彩人生。
图片说明:修鞋匠王水忠除了修鞋,还修伞、换拉链、配钥匙。
老王的修鞋摊摆在石库门过街楼下的一个角落,看上去毫不起眼。几台脏兮兮的机器、三张凳子、一张纸招牌,就是全部家当。除了修鞋,还修伞、换拉链、配钥匙。因为手艺好,收费也便宜,很受附近居民欢迎。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他是附近街区目前仅存的一个修鞋匠。
图片说明:修鞋摊摆在石库门过街楼下的一角。
在一个小时里,老王做了三笔生意,修了一把伞两双鞋,每笔收费2到5元。他抱怨现在生意不好做,一天最多只能赚100多元,和刚来上海时没法比。因为父亲是鞋匠,他从小耳闻目染学到这门手艺,1980年从绍兴农村来到上海谋生,在这里摆了一个小摊,生意一做就是38年。
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添置衣物鞋子对上海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穿坏了能修绝对不舍得丢,于是像老王这样的修理匠生意就非常红火,要修的鞋子堆成山,经常要通宵达旦地干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月收入已经超过300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家庭月收入的两倍。老王说,当时上海滩有“三把刀”之说,切菜刀、剃头刀、扦脚刀,而他的修鞋刀的收入超过了这三把刀。
图片说明:修鞋匠王水忠张罗起他的修鞋摊。
在娶妻生子后,王水忠靠着一把修鞋刀养活了一家人,也在上海渐渐站稳了脚跟。上世纪90年代末,他花了十多万元积蓄在浦东买了套房,拿到了蓝印户口,又把儿子接到上海念书。回想起来,这些决定实在是无比英明。
儿子从交通大学毕业后事业有成,如今在上海成家立业,老王也成了两个孙女的爷爷,只是现在小摊生意却不比从前。“以前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三双鞋,现在一天的工资可以买好几双,穿坏了就直接扔了。”老王说,儿子觉得他每天来摆摊太辛苦,让他早点退休在家享福,但他不愿意。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是其次,关键是舍不得这里的人们,他退休了,居民们到哪儿去修东西呢?
从弄堂过街楼的门洞向外望去,顺昌路的风貌和几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但几个街区外,就是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新天地商圈。扩张中的高档楼宇正渐渐蚕食着老城区的弄堂小巷,附近不少石库门都拆了,动迁征收成了街坊邻居口中最常听到的谈资。老王隐隐感觉到,他可能离退休不远了。
“等到这里拆了,我就不做了,把上海房子出租掉,回绍兴养老。”老王说,自己的事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也要在这里结束,对他而言这就是一种圆满。修修补补38年,这条弄堂改变了一个“小皮匠”的人生,而他也早已成了弄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