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赣三省交界的位置,坐落着一座名叫江山的城市。在山清水秀的江山市,有一家让皮革行业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企业——浙江盛汇。
“从1992年至今,盛汇企业从小到大,盛汇品牌从弱到强,盛汇产品更是不断进步。所有这一切,是对全体盛汇人多年来努力的肯定,也是我们盛汇新的起点。投身皮革化工行业20余年,我们的初心始终没变——把盛汇打造成负责任的民族皮革化工品牌!”提起自己投身皮革化工行业的初衷,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德云感慨万千,他指着如今盛汇花园式厂区这样说。
有一种责任叫科技为先
早在2008年,《中国皮革》的记者团队就曾经对当时的浙江盛汇进行过采访。因此对于记者来说,这次来盛汇参观可以算的上是故地重游。然而走进盛汇的厂区,记者还是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厂区中穿行的工人和运送各种材料、成品的车辆明显少了很多,是由于皮革行业市场环境不景气而影响到了这里的销售生产么?
“随着2015年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我们现在有60%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控制,原料投放、过程控制、成品收集等步骤全部自动化完成,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姜董事长看出了记者们的疑惑,带领着他们走进了一栋全新的生产车间,在这里,没有忙碌的工人和堆积的原料,有的只是各种管线、阀门和反应釜。“这套投资超过8 000万元的自动化生产线由浙江省工程设计院实地考察,并根据我们企业的生产工艺量身打造,2012年开始兴建,2015年正式投产,目前是我们生产的主力军!”
姜董事长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皮革行业转型升级的进行,大中型的规上制革企业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这部分企业对化工产品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谁能提供稳定均一的化工产品,谁就能够赢得这些客户的青睐。
近年来,国产皮革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各家企业已经不满足代理国外化工品牌的产品,都在不断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自动化控制就成为了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盛汇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切地感受到,自动化生产不但是提高皮革化工工业水平的必走之路,更对皮革化工工业的再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单纯从皮革化工产品生产的特点来看,作为精细化工细分行业的皮革化工行业无论是从行业属性还是产品属性来看,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是品种多、批量小。由于皮革化工产品应用面相对较窄,针对性强,特别是专用品和特制配方的产品,往往是一种类型的产品可以有多种牌号。二是技术密集度高、技术保密性强。皮革化工是综合性技术较强的密集型产业,需要多门学科知识的互相配合及综合运用,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及时掌握国内外情报,搞好信息贮存。在皮革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通过自己的技术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并进行生产,并以此为手段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三是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多数皮革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一般较长,工序较多,对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大量采用复配技术。为了满足各种专门用途的需要,许多由化学合成得到的产品,除了要求加工成多种剂型(粉剂、粒剂、可湿剂、乳剂、液剂等)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复配工艺操作。由于应用对象的特殊性,很难采用单一的化合物来满足要求,于是配方的研究便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采用复配技术所推出的产品,具有增效、改性和扩大应用范围等功能,其性能往往超过结构单一的产品。
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皮革化工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人员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有利于精细化工企业的发展。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12 500t皮革复鞣剂系列产品及4 000t助剂系列产品,如此规模的全自动生产线在国内皮革化工生产领域应该是不多见的。”姜董事长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是在皮革化工产品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将化工产品作为处理的主要对象,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实现对机器的自动化控制。这种方式有着很好的优点,节约时间、精度高、出错率十分的低。也保证了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受到了严格的管理,使得最终的成品,保持着比较高的统一性。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在生产的过程中,将生产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液体等进行全面掌控,将这些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动化操作流程提高了化工产品的质量,控制了其成本,科学合理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参观自动化车间的过程中,记者没有看到一个工人,只听到那数百个电控阀门和继电器不时开关的声音,“这是生产线在按照系统预设程序进行加料操作”,在一个标有“硫酸”字样的阀门从“咔哒”一声响之后,姜董事长介绍到:“比如这个工序,1t 的硫酸要求 1h 匀速加注完毕,以前依靠人工加料很难保证加料速度的稳定,而现在使用电脑控制加料,只需要在控制终端设定好之后生产线就能稳定完成一系列的操作,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品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几率。”一眼看过去,除了硫酸,一排排标注着蒸汽、甲醛、苯胺等字样的管道整齐地分布在车间里。
“自动化生产线为生产更环保的皮革化工材料提供了保证。新建成的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进一步降低了人为误差,把化学反应条件和原材料配比控制的更加精确,大大降低了成品中残余的原料单体,从而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更加清洁环保。在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不同批次产品的均一性和生产流程的安全性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姜董告诉记者,在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后,盛汇公司客户的产品满意度不断上升,“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产品质量的零投诉。”
顺着数量庞大的数据传输线缆,记者来到了自动化控制中心。简洁的控制中心里只有几个身着工装的员工坐在电脑前关注着显示器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变化的图表,“新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智能化生产设备,前沿的生产管理模式与精细化的检验体系相结合,创新了皮革化工行业的生产模式。使复鞣剂和助剂在生产设备、产能和品质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于企业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合理地利用企业资产,节约能源将耗损降到最低,降低精细化工产品的成本。自动化生产将是精细化工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理论已经在其他行业被广泛验证。因此,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将一步步完成厂区全部生产设施的自动化改造。最终实现整厂的自动化控制。”姜董事长认为自动化生产将是皮革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有一种责任叫产品为王
制革生产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实现制革清洁化生产,除了使用清洁的皮革化工材料产品外,还必须对繁杂的制革生产工艺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对此,盛汇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制革技术服务团队,技术精湛的制革工程师可以随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在确保成革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制革清洁化生产。
传统制革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和推广应用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对制革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制革准备工段污染物的产生量占制革全过程总量的70%以上。主要包括:因采用大量硫化物、石灰毁毛脱毛而产生的高浓度COD和悬浮物废水,数量大且难处置的石灰污泥;因采用铵盐脱灰、铵盐助胰酶软化而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针对这些问题,盛汇公司与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研发,推出了基于酶处理的准备工段创新环保工艺体系。
传统的灰碱法脱毛是采用硫化物和石灰使原皮中的毛、非胶原蛋白质等成分溶解于水中而去除,并使皮胶原纤维获得良好的分散。毛溶解后,形成制革工业的主要COD污染源,并与硫化物、石灰混合,形成数量大、难处置的污泥。针对这一问题,盛汇公司推出了脱毛酶JEA。这种产品不但对毛根、皮垢具有优异的处理效果,对pH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并且使所得裸皮的粒面更洁净、平整,得革率更高。当这种产品用于酶辅低硫保毛脱毛体系,操作简单、安全,可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COD、硫化物、悬浮物等的排放。
在传统脱灰和软化工序使用的铵盐是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最主要来源,约占氨氮总量的80%以上。软化工序的氨氮来源,除了工艺中加入的铵盐外,还包括软化酶制剂中含有的铵盐,其作用是促进软化效果。盛汇与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研发的无铵软化酶JEB,完全不含铵盐,可从源头消除氨氮污染。相比传统工艺,有效降低氨氮99%以上。具有较强的钙鳌合能力,能有效脱除裸皮中的钙,促进酶对非胶原蛋白的去除,软化后裸皮粒面洁净平滑。
目前,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对皮革中的游离甲醛有所规定,限量也有很大不同,从20mg/kg到1 500mg/kg不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皮革及其相关产品的对外出口。为确保产品能达到相关出口技术标准,不少制革企业选择使用有机氨基高分子聚合物的除醛剂来降低产品中的甲醛含量。但对于盛汇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品革中游离甲醛的问题,为此,盛汇推出了无甲醛的复鞣剂盛鞣丹JTU,在白湿皮预鞣和蓝湿革复鞣的过程中加入,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品革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更能够提高皮革的丰满度和削匀率。
“我们始终认为,在这个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里,产品始终是一个企业和品牌生存的根本,因此从盛汇创办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将产品的研发放在首位,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姜董事长对产品技术的严苛要求,使盛汇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有一种责任叫善待环境
做一家环境友好型企业,这是盛汇公司多年来一直的奋斗目标。在盛汇公司的厂区内,随处可见大片的绿化,厂区办公楼前种植的柚子树上也挂满了累累硕果。“再过几个月,这些柚子就可以吃了,”在姜董事长带领记者参观的时候,一只燕子飞到了厂房的房梁上,“我们也是前不久才发现,在这个厂房的承重梁下,有燕子在这里做窝,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企业内部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的改善。”
为了能更好实现环境友好的目的,在兴建新的产品仓库时,盛汇公司对施工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仓库的屋顶要铺设60cm厚的土方,并进行绿化。”这看似简单的要求,代价将是建筑成本成倍的增长,“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来看,这是我们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重要一步,屋顶绿化将逐步在我们盛汇整个厂区内展开。”花园式厂房是姜董事长对盛汇厂区建设的目标。
有一种责任叫民族品牌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什么最能代表中国力量?我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正能打动世界的,应该还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的民族文化品牌。”从创办盛汇公司开始,20余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岁月在姜董事长的脸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但提起自己创办盛汇公司的初衷,姜董事长还是一脸坚毅。“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走出去,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品牌、展示中国力量是中国企业的责任。中国的皮革行业在世界皮革行业的大舞台上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抓住时机,将盛汇打造成为属于中国的民族化工品牌是我们的责任,把它做大做强,发展就业,并与洋品牌竞争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我们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培育企业人才。现在到了培育品牌的时候了,只有把品牌做好了,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企业没有品牌,在你很虚弱的时候,基本上很难全面承担起社会责任,现在中国企业这么多,1200多万个。怎么样用心地沉住气,把品牌做好,把中国的民族品牌做出来,企业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苟利行业生死以,岂因低迷避趋之。” 随着近几年国内外皮革及其相关行业市场的低迷不振,皮革化工行业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产品牌正在经历一次残酷而重要的洗礼,竞争环境开始变化,无论是产品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经验和财务运作能力方面,都要求企业能够尽快提高管理素质,以适应激烈的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竞争环境。我们的企业、行业都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江山如此多娇!
有一个地方,叫江山;有一座城市,叫江山;有一段历史,叫江山。
江山市的城市宣传册上,以这样的文字描述江山。走进江山,走进盛汇,伴随着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盛汇也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特色道路。
有一个企业,叫盛汇;有一个品牌,叫盛汇;有一种精神;叫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