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與莆田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莆舉行。莆田好鞋如何抓住機遇、開拓市場,成了熱議的話題。
“‘一帶一路’孕育著廣闊的市場,作為自主品牌鞋企,我們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相信,莆田好鞋也能沿著‘一帶一路’,加快走向世界。”參會的我市青春之家體育用品公司副總經理林志洪說道。
鞋業是莆田傳統產業、看家產業、當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莆田運動鞋生產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改革開放后,開始承接臺灣地區鞋業轉移。1984年,莆田縣橡膠廠與馬來西亞祥控公司合資創辦莆田福祥塑膠公司,生產各類鞋出口。1990年,僅莆田縣年生產鞋近5000萬雙,總產值6.78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76.7%,涌現出了三路、雷寶等一批名牌,被譽為“鞋城”。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等,莆田鞋業歷經了高速增長、爬坡過坎、高質量發展等階段。目前,全市現有鞋業企業4000多家,規模以上鞋業企業316家,2017年完成規模工業產值813億元。今年1-10月份,全市制鞋產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1%,規模工業銷售額增長12.3%。
■制鞋工藝世界一流
秉承“工匠精神”,莆田鞋業發展歷程中積淀了精湛的制鞋工藝技術。鞋類產品以運動鞋、皮鞋、休閑鞋為主,涵蓋橡膠鞋、塑膠鞋、登山鞋、滑水鞋、智能鞋、時裝鞋等。
莆田鞋質量有多好?2015年,為配合阿里巴巴開展“中國質造·莆田好鞋”線上專賣活動,莆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鞋類檢測中心對阿里巴巴送檢的24份莆田好鞋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成鞋耐折性能優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優等品要求,鞋底耐磨性能優于國行標中的優等品要求,安全性能均能滿足標準要求。“莆田好鞋”聯盟系列標準還通過審定,在制鞋行業標準化工作方面起著引領作用,為莆田高品質的鞋類產品提供了質量控制標準依據。
去年12月,“莆田好鞋·歐美標準”項目暨個性化定制展演平臺項目啟動儀式上,宣布了“莆田好鞋·歐美標準”暨“同線同標同質”(三同)產品的評定標準,即“同線生產,中國智造;同標檢測,歐美標準;同質輸出,國際風尚”。也是指出口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同時產品質量符合“莆田好鞋”團體標準、歐盟Reach法令和美國CA65法案要求。10家鞋企的23個產品獲頒“莆田好鞋·歐美標準”證書。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主導或參與制訂了22項鞋類國家標準、10項鞋類行業標準、7項鞋類省地方標準,另有10多項標準正在制訂。擁有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目前,莆田已建成中國鞋業研發設計中心、全國鞋業信息中心、國家鞋類檢測中心等3個國家級平臺,先后獲得“中國鞋類出口基地”“中國鞋類創新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中國出口鞋類質量安全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全面打響區域品牌
我市目前已形成了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具有一流的生產技術水平,成為世界名牌運動鞋的定點生產基地,產業優勢突出。然而,由于不少鞋企是代工,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處于價值鏈低端,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如何持續再造產業優勢?莆田選擇了全面打造區域品牌。
一雙不起眼的運動鞋,鞋面采用的卻是3D打印技術,鞋面看不到任何膠水粘合、針車縫合痕跡,一次成型,節能環保。在競爭激烈的紡織面料行業,華峰紡織新材料公司成為國內唯一同時獲得世界三大著名運動品牌的面料供應商,部分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訂單排到2020年。
往足壓足型量測系統機器上一站,腳的各項數據立刻顯示,選擇好中意的鞋款,等待約30分鐘,就可以拿到“私人訂制”的鞋子……雙馳鞋業打造的個性化門店,讓人耳目一新。
薩拉曼戶外用品公司依托薩拉曼研發中心,長期和20多個國內知名戶外品牌合作進行新產品研發,每個月設計的鞋款達到100種以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大大提升。青春之家體育用品公司組建了30人的研發團隊,讓自主品牌“玩覓”的每一雙鞋都有一個新穎、獨特、好玩的故事……
盡管莆田鞋業沒有上市企業和大的品牌企業,但部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創新模式,在細分行業市場、電商市場方面培育了40多個自主品牌,闖出了品牌培育的新路。
同時,我市還發揮莆田鞋業工匠精神和精湛工藝,主動融入“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趨勢,擬引入大集團,與市內龍頭制鞋等企業先期投資組建軍鞋研究院,嫁接第三方鞋業研發機構,整合軍鞋研發機構和制鞋企業的研發、生產能力,進一步打響品牌。
■跨界融合打造平臺
昨日,記者在青春之家體育用品公司看到,采購員登陸“眾鞋網絡”平臺進行采購。通過該平臺,不只是采購更便捷,當企業下單完成,后臺還會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整合所有的采購訂單,統一向供應商議價,實現集中采購,有效降低采購成本。
平臺經濟正成為推動產業持續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的引擎。在行業資源整合、服務模式創新及關鍵技術研發上,我市探索打造跨行業合作平臺,促進大中小企業優勢互補、融通發展。其中,建設鞋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就是一大舉措。
針對傳統鞋業成本上漲、融資難貴等問題,由市、區國有企業參股,推動雙馳、華峰等市內7家鞋業骨干企業抱團發起,首期投資1億元,成立混合所有制的莆田市眾協聯投資公司,政銀企合力打造基于“互聯網+”的鞋業供應鏈服務平臺。鞋業上下游企業依托平臺交易,通過開展商品報價、訂單采購、應收應付對賬、收付款結算管理以及訂單整合實現集中采購。同時,供應商可以在平臺上提交提前現金結算申請,利用采購方的銀行授信提前收回貨款,有效解決上游供應商流動資金占用大、融資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平臺已入駐市內制鞋企業130家、上游供應商577家,實現交易額51.2億元。平臺建成后可降低行業原輔材料采購成本10%、綜合成本5%,年可為全行業節約采購成本約30億元。
同時,我市著力打造集采節展會平臺,舉辦2018首屆莆田鞋業供應鏈集采節。提升技術研發平臺,采取“高校+企業+機構”的合作模式,擬組建由龍頭企業、高等院校參與,并面向全行業服務的研發機構。建立檢測服務平臺,主動對接國際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整合行政檢測資源,共建檢測檢驗公共服務平臺,全力保障服務鞋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莆田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大力培育紡織化纖新材料等千億產業集群。推動鞋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制定了一套行動計劃、明確了一條產業發展路徑、出臺了一系列轉型升級措施,力爭鞋業實現“彎道超車”發展。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民營經濟將迎來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作為民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鞋企,大家充滿信心。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的局面,將在鞋業企業中進一步形成。